再赓大胜寺壁间韵三首

珠林潇洒对青山,尘事纷纷自不关。
霜雁落田香稻熟,雨龙归洞碧云闲。
客穿松径寻幽至,僧扣柴门化食还。
无限好怀何处遣,小桥流水夕阳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贤的《再赓大胜寺壁间韵三首》是一首七言律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李贤(原德),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再赓大胜寺壁间韵三首》显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
  2. 诗歌主题:该诗通过对大胜寺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幽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提到宝刹、溪头、竹窗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氛围。
  3. 艺术手法:李贤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平仄押韵,使得诗歌朗朗上口,易于传唱。
  4. 文化背景:《再赓大胜寺壁间韵三首》不仅反映了李贤个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表达,有助于提升文人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趣味。
  5. 艺术价值:作为唐代诗人李贤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唐代文化和审美的重要窗口。

通过深入分析《再赓大胜寺壁间韵三首》,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独特地位。这不仅是对李贤个人的一次致敬,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深刻回顾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