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学圃古意亭

学圃最深处,小结茅亭子。
簿书有馀暇,驾言来游此。
剪茅望崔嵬,约萍看清泚。
万象俱在目,一尘不到耳。
舞雩息迂响,龙门得新址。
寤寐怀古人,默默会至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学圃古意亭》是明代诗人周瑛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还反映了他追求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心境。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介绍:

  1. 作者简介:明代诗人周瑛,生活在明朝中晚期,其生平不详。周瑛的诗歌创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题学圃古意亭》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佳作之一,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 诗歌原文:《题学圃古意亭》的原文如下:学圃最深处,小结茅亭子。簿书有馀暇,驾言来游此。剪茅望崔嵬,约萍看清泚。万象俱在目,一尘不到耳。舞雩息迂响,龙门得新址。寤寐怀古人,默默会至理。

  3. 诗歌赏析:该诗通过对学圃之地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中的“万象俱在目,一尘不到耳”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澈。同时,通过“舞雩息迂响,龙门得新址”等词句,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题学圃古意亭》不仅是明代诗人周瑛的一首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每一位读者去细细品读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