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七夕即事

今夕双星乐事多,愁人不寐盻银河。
云中有路通明月,谁许乘槎泛浩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雁门七夕即事》是清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文如下:天边明月不曾愁,万里青光上塞楼。我似微云在河汉,依依长抱玉盘游。屈大均(1630—1696)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除了诗歌,他还擅长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的作品。屈大均的创作生涯跨越明清两个朝代,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屈大均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雁门七夕即事》中的“天边明月不曾愁,万里青光上塞楼。”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边塞夜景,明月高悬夜空,洒下清辉照耀着辽阔的边塞,给人以宁静而祥和的感觉。这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边塞美景的喜爱,也寄托了他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我似微云在河汉,依依长抱玉盘游。”通过将自己比作在银河中飘浮的微云,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同时,“依依长抱玉盘游”这一形象化的描述,赋予了诗歌一种浪漫的色彩,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柔情与细腻情感。

“巫山句注两氤氲,十二芙蓉望不分。”这两句诗描绘了巫山和句注的迷人景致,云雾缭绕、山水相映成趣,令人陶醉。“最喜黄牛朝暮见,俨如神女在行云。”则进一步描绘了黄牛在早晨和傍晚的出现,仿佛神仙一般,增添了诗意和画面感。这些描写既展示了边塞的自然风光,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赞美。

“万里长风吹海月,可怜光堕锦氍毹。”这两句诗通过对海月被万里长风吹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这种感慨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表现了他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雁门七夕即事》不仅以其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更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人性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