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青州城楼

丽谯沧海畔,南客一登临。
四野平沙合,孤城远树深。
古隍无积水,飞阁有栖禽。
日落山风急,凄凄伤远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青州城楼》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杜甫:唐朝著名诗人,以其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被后世传颂。杜甫的诗作广泛涉及社会、政治、历史和个人情感等方面,被誉为“诗史”。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经历,也深刻揭示了时代的矛盾与变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未明确指出,但根据内容和风格推测,它可能写于杜甫前往兖州省亲期间。当时,杜甫因探亲而首次来到青州,登高望远,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 诗歌原文
  • 丽谯沧海畔,南客一登临。
  • 四野平沙合,孤城远树深。
  • 古隍无积水,飞阁有栖禽。
  • 日落山风急,凄凄伤远心。
  1. 诗句解析
  • 丽谯沧海畔,南客一登临。:描述了诗人站在城楼上,眼前是壮丽的大海和辽阔的原野,感受到了自己作为南方人首次登临此地的新鲜感。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新奇感受。
  • 四野平沙合,孤城远树深。: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象,平沙和远树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深远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在此刻内心的平和与沉思。
  • 古隍无积水,飞阁有栖禽。:通过对古城隍的描述,暗示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同时飞阁上有栖息的禽鸟,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历史的思考。
  • 日落山风急,凄凄伤远心。:最后一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基调,夕阳西下,山风急促,诗人不禁感到伤感,这种情绪是由于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所致。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利用自然景物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画卷,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视野之中。
  • 语言表达:杜甫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如“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等句,既描绘了景物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思想深度: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自然景物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关怀,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联。

《登青州城楼》不仅是杜甫作品中的佳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它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一个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的交织。对于研究杜甫及其时代背景的学者和普通读者来说,这首诗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欣赏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