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厢都古风

凤城原是昌黎地,厢民四绕拥江东。
邻揭太和犹易治,附郭归仁为政丰。
东莆蓬莱连上莆,龙津错绣接登龙。
登瀛准儗登云步,一水天南桂影浓。
风净秋溪攒秀色,龙溪环海庆朝宗。
此中自昔称邹鲁,今日还思渤海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海阳厢都古风》是一部由明代诗人林熙春创作的诗歌,主要弘扬国学,传承文化。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创作时期:《海阳厢都古风》为明代文学作品,其创作年代大约在1552年,具体作者林熙春的生平资料不详。
  • 作者身份:林熙春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字志和,号仰晋,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
  • 生活经历:林熙春在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
  1. 作品特色
  • 文学形式:《海阳厢都古风》是一首五言古诗,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 语言风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 主题思想:该作品弘扬国学,传承文化,通过对古代城市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传统。
  1. 内容赏析
  • 原文展示:如《凤城原是昌黎地》等,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 译文注释: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欣赏,诗作通常配有译文和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意。
  • 作品赏析: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海阳厢都古风》作为一部明代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朝的文化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