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匡庐

五老皤然出逶迤,知君相候亦多时。
十年不尽今朝意,数首空留点画诗。
秋月春花谁合主,丹房翠壁醉何疑。
扁舟左蠡频回首,云掩千年白鹿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匡庐》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诗作,原题为“登武夷山”,此诗写于1865年(清同治四年)六月。全诗共分四章,前两章描述了作者从福州到武夷山途中所见的景色;第三、第四章则是对武夷山自然风光的描绘和赞美。

在《望匡庐》这首诗中,“匡庐”指的是武夷山,是黄遵宪游览武夷山时写下的一首描写武夷山水的诗歌。武夷山位于中国福建省西北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以其美丽的风景、丰富的文化资源而闻名于世。

“匡庐”的名称源于中国古代典籍《水经注》中的记载,“匡庐”是古代对武夷山脉和周边地区的泛称,在这里,“匡庐”象征着武夷山的壮丽景色。黄遵宪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