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眺丛台上,孤城秋暮时。
绮罗言已寂,芳草暗含滋。
泣露蒐移堞,衔花雀隐枝。
忽闻雍里曲,并落照眉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眺丛台上,孤城秋暮时。
绮罗言已寂,芳草暗含滋。
泣露蒐移堞,衔花雀隐枝。
忽闻雍里曲,并落照眉池。
。
《登丛台》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秋风萧瑟上高台,月落乌啼人未回。
独倚阑干凝望远,几重烟树隔楼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夜景图:在秋天的夜晚,诗人登上丛台(可能是指唐代长安城内的一个著名景点),面对着萧瑟的秋风和明亮的月光,乌鸦栖息于枝头发出哀鸣,而行人尚未归来。他独自倚靠栏杆凝望远方,只见烟雾缭绕、树木参天,高楼之间似乎隔着一层层的空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充满期待的情绪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在诗歌中展现了唐代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世界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