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眺丛台上,孤城秋暮时。
绮罗言已寂,芳草暗含滋。
泣露蒐移堞,衔花雀隐枝。
忽闻雍里曲,并落照眉池。
【注释】:
丛台:古迹。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为战国赵武灵王所筑,是赵国的著名游览胜地,因台上有丛木而得名。
孤城秋暮时:形容秋天黄昏时分的荒凉景象。
绮罗:美丽的衣料。
芳草:指丛台周围长满花草的土地。
含滋:含有水分。
移堞:移动城楼的外层防御结构。
衔花:嘴里含着花朵。
雍:地名,在今河南省禹县西。
并落照眉池:落日的余晖照射在眉池上。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登临丛台,眺望远方景色,感慨世事变迁,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感情真挚动人。
首联“一眺丛台上,孤城秋暮时”,诗人登上丛台,放眼望去,只见一片萧瑟的景象。丛台,是古代的一个著名游览胜地,位于今天的河北邯郸西北。诗人站在丛台上,眼前所见是一片萧瑟、凄凉的秋色。这里的“孤城”和“秋暮”都是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感受。“一眺”二字写出诗人登高远眺的豪迈之情。
颔联“绮罗言已寂,芳草丛暗含滋”,写丛台周围的景色。这里用绮罗比喻繁花似锦的丛台,用芳草来比喻丛台周围的草木。两句诗中,诗人将眼前的景物与往日繁华的场景进行了对比,表现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颈联“泣露蒐移堞,衔花雀隐枝”,进一步描绘了丛台周围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泣露”、“蒐”、“衔花”都是诗人对自然界中某些事物行为的形象描述,通过这些动作,诗人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视之情。
尾联“忽闻雍里曲,并落照眉池”,写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歌声,看到落日余晖洒在眉池上的美丽景色。这句诗中,诗人通过对歌声和落日余晖的描绘,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景物和声音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