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空自摧,太息今与古。
上山多饥鸢,下山多猛虎。
道路寂无人,日暮楚三户。
停车一以悲,深林有巢父。

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

【注释】

①太息:悲叹、叹息。今与古:指诗人的遭遇和古人相比,今不如古。②上山:登高山。多饥鸢:指饥饿的乌鸦。③下山:下高山。多猛虎:指凶猛的老虎。④日暮楚三户:传说楚文王时,有一个人被关在监狱里三年没有吃食物,他每天从狱墙中望见外面只有三户人家炊烟袅袅,他就在墙上画了三条蛇,说:“你们饿了就吃我。”后来,这三条蛇果然吃了那三个人的粮食,因此楚文王赦了他。⑤巢父:传说中的仙人,相传他住在箕山(在今河南省境内)下,死后就葬在那里。⑥“停车”句:停车,停下车来。一以悲:用车子载着悲哀之情。⑦深林:深远的树林。⑧巢父:传说中的仙人,相传他住在箕山(在今河南省境内)下,死后就葬在那里。

译文:

我心空自摧,太息今与古。

登上高山多看见饥饿的乌鸦,下山多见到凶猛的老虎。

道路寂寞无人行走,太阳西斜时只看到楚国的三户人家。

停车停留时心中充满悲伤,深林里有位仙人叫做巢父。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约公元756年左右)。诗人当时任左拾遗,因上书论事触忤权贵而遭贬谪。《南山行为梅林司马赋四首》就是他在被贬途中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

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忧伤。“我心空自摧”,是说内心空虚,悲愤不已。“太息今与古”,是说叹息古今,感怀无限。诗人以“我心”起兴,抒写了自己在仕途上的失意和个人感情上的孤独,表现出一种悲凉抑郁的情怀。

中间两联是诗人对旅途所见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自己孤寂无伴、行色匆匆的心情。“上山”二句,写登山观物的感受。“饥鸢”是饿得快要死的老鹰,“猛虎”是凶恶的猛兽。作者通过这两种动物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道路寂无人”,是说路途寂寞,没有人陪伴。“日暮楚三户”句,是说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只看到楚国的三个人家在炊烟袅袅上升。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旅途的孤单寂寞,也写出了自己的凄凉心情。

“停车”二句,写停车驻足时的伤感。“停车”是说停下车子休息,“一以悲”是说一路上都是伤心的事。诗人在这里用车子载着悲哀之情,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深林有巢父”,是说深林中有位名叫巢父的仙人。诗人在这里用车子载着悲哀之情,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描绘了他的身世和旅途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厌倦和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