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青霞先生文集序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

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

【注释】:

  • 青霞先生:即茅子受。《文选》有《青霞集》,其中收有茅子受所作文章,共四卷。此处指茅子受的文集。
  • 文集序:指序文,通常写在书前或书后的序部分。
  •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茅子受读了这篇序并做了题词。
  • 孔子删《诗》:孔子整理编辑《诗经》。
  • 《小弁》:是《诗经》中的一首诗。
  • 《巷伯》:也是《诗经》中的一首诗。
  • 忠臣、寡妇、幽人、怼士:都是古代社会中的不同群体,他们的故事被收录在《诗经》中。
  • “中声”:《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两大类,其中的“风”又包括了不同地域的歌谣,所以有时称“风”为“中声”。
  • “发乎情,止乎礼义”:出自孔子的教导,意思是表达情感要符合礼义道德。
  • “泣”:流泪的意思。
  • “寒贼臣之胆”,意思是让贼臣感到恐惧。
  • 《鸣剑》和《筹边》:分别是茅子受的两篇文章,前者表达了他对国家事务的担忧和忧虑;后者则描述了边疆的军事策略和政治局势。
  • “厥心厥辞”:意思是他的用心和言辞都很真诚。

【赏析】:
这首诗是茅子受到自己的文集序。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窥见茅子受对《诗经》中某些篇章的解读和他对这些作品的感悟。他认为这些作品虽然源自民间,但却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值得后人传颂。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那些为国家付出的人们深深的敬意和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