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纍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诗句翻译与注释:
-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毁宰执,宰执非常痛恨他。当时正值朝廷力构其罪,幸亏天子英明仁圣,特薄其谴,将他徙之塞上。
- 当此时, 君直谏名满天下。
- 然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以为功。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
- 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次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译文:
青霞沈君,曾作为锦衣卫经历上书诋毁宰相和高级官员。这些官员对沈君非常忌恨。正当他们全力构陷沈君的罪行时,幸好皇帝仁慈明智,特赦免了沈君的处罚,将其贬至边塞。那时,沈君直言不讳的名声传遍了全国。不久,沈君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离开了京城,前往边远地方定居生活。在北方敌人多次侵犯边疆之时,但守边的将领和士兵却袖手旁观,任由敌人肆意进出,甚至敌人退去后,还斩杀了战场上牺牲的将士和逃到野外的敌人,以此来获取功劳。父亲因儿子的死去而悲痛欲绝,妻子因丈夫的死而痛哭不止,哥哥因弟弟的死而悲伤不已,这些都是无法控制地流露出来的悲痛。
沈君对国家的疆场保卫感到忧心忡忡,同时也因为士兵们被误杀、无辜百姓被掠夺的痛苦而深感忧虑,于是他用诗歌文章来表达他的哀伤和愤怒。这就是他在文集中所收录的那些作品的原因。
沈君一直因为直言不讳而被世人视为英雄,但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却多有讥讽之意,这导致他的声誉逐渐传播开来,引起朝臣们的惶恐不安。起初,有人极力煽动对他的攻击,于是沈君便遭遇了祸患。沈君去世后,虽然朝中大臣们不敢追究他的罪行,但一些与他有矛盾的权贵也受到了牵连而被罢黜。不久之后,那些曾经仇视沈君的人也纷纷受到报应而罢官。而沈君的一位老朋友俞君便整理了他生前的作品,刻印流传至今。他的儿子襄来请我为他的文集写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沈君的生平事迹和遭遇,展现了一个正直而不幸的文人形象。他的忠诚和勇气使他成为朝廷中的一股清流,但他的直言也让他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陷入了困境。诗中通过对沈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正直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阴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