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无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许交赞之。

诗句释义:

  •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
  • 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

译文:
在几千里之外,得到尊敬的长辈时不时的赐书,以慰藉我的思念,这真是我极大的幸运了。怎可再接受您的礼物呢?您书中的情感深厚,表明您不忘我的父亲,并深知我父亲对您的深厚情谊。
您用“上下相孚,才德称位”来评价我不称职,使我深感惭愧。
我的才能与德行并不匹配,这我已经清楚意识到;但最让我感到羞愧的是,我的不诚信更为严重。
而且现在所谓的“信任”,到底是什么呢?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远离家乡、身处异乡时,对于亲情关怀和友情支持的感激之情。通过细腻地描写接受馈赠和被评价的情景,诗人展示了自己对家庭责任的认识以及对个人品德的重视。同时,诗中的“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表达了对诚信的重视,以及对于自身能力与德行不匹配的自觉反思。此外,诗人通过对门者的描绘,展现了社会交往中的某些现象和人性的复杂,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