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温县尹

双溪水绕新县绿,溪上桑麻春雨足。
鸡犬不惊牛犊闲,野人笑语喧溪屋。
县有贤尹温如玉,知我民情谙土俗。
阳春布泽百里均,不问深山与穷谷。
木樨无瘴烽无烟,公馆潇洒如神仙。
松边拄笏看山色,竹外援琴听涧泉。
黄童白叟思借贤,鼓舞春风又三年。
会稽未羡昼锦旋,玉麟金虎看腰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温县尹》是明代林弼的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贤能县尹的赞美,传达了作者对和谐与美好社会的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赠温县尹》的内容、风格以及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林弼:字子羽,号东山逸史,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赠温县尹》中,林弼巧妙地将山水画卷融入诗歌之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
  1. 作品原文
  • 林弼在《赠温县尹》中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诗中首段“双溪水绕新县绿,溪上桑麻春雨足”形象地勾勒出一幅清新宜人的乡村画面;“鸡犬不惊牛犊閒,野人笑语喧溪屋”则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接下来的句子如“县有贤尹温如玉,知我民情谙土俗”和“木樨无瘴烽无烟,公馆潇洒如神仙”,不仅赞美了县尹的品德和治理能力,还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环境的憧憬。最后一句“松边拄笏看山色,竹外援琴听涧泉”,更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彰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林弼在《赠温县尹》中巧妙地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相结合,使得诗歌既有外在的美景描述,又有内在的情感抒发,形成了一种景情相融的艺术效果。
  • 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林弼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理想境地,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的同时,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1. 文化价值
  • 传承文化:《赠温县尹》作为明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研究明代文学及中国古典诗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弘扬国学:林弼通过自己的作品向后世传递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有助于弘扬国学,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
  1. 社会影响
  • 激励作用:《赠温县尹》通过赞美理想的政治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励人们追求和谐美满的生活,对社会风气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 审美启迪:林弼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精湛的语言技巧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为后世提供了审美享受和艺术灵感。

《赠温县尹》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和人文美的佳作,也是林弼个人艺术修养和思想境界的体现。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