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倚棹问归程,诗酒应多慰别情。
黄叶疏钟溪上寺,白云孤角海边城。
鸥飞烟渚连秋色,雁下寒塘起暮声。
回首天涯嗟落莫,夕阳归路万山晴。
寄苏先生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苏先生正”是明代祝祺的一首七言律诗。《寄苏先生正》不仅体现了祝祺深厚的文学造诣,而且其背后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寄苏先生正》的创作背景和作者信息都为理解诗歌内容提供了重要参考。祝祺,字汝渊,号梦窗,是明朝浙江海宁人,有《履坦幽怀集》等作品传世。这首诗创作于何时何地,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资料可以提供。但根据诗中的内容,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祝祺与朋友离别之际所写。
《寄苏先生正》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江边景色。西风、棹声、黄叶、疏钟、白云、孤角、鸥鸟、烟渚以及雁声,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及对离别时刻的感慨。例如,“鸥飞烟渚连秋色”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还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寄苏先生正》的语言优美,用词精准,情感真挚。整首诗采用平仄相对的律句结构,使得韵律和谐而富有变化,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如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寄苏先生正》不仅是明代祝祺创作的一首经典律诗,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