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祺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时,先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结合具体的内容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 “寄苏先生正”:这是第一首绝句,是作者写给苏东坡的。苏东坡在密州做官的时候,曾与黄庭坚有过一次书信往来。这次,诗人特地写了这首送别诗来表达他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西风倚棹问归程”,“西风”,秋风,指代了秋天的凉意、寒意,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倚棹”
岘山望汉江 岘首一登眺,春城花草繁。 江山回楚国,烟霭散荆门。 水阔晴空写,风高夕浪翻。 襄阳冠盖里,甲第敞朱轩。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岘首一登眺,春城花草繁。” - 注释: 岘首,即今湖北宜城东南,因岘山而得名;登眺,登山远眺。春城指襄阳城,春天时草木繁茂。 - 译文: 登上岘山之巅眺望远方,只见春天的襄阳城内,草木茂盛,百花盛开。 第二句:“江山回楚国,烟霭散荆门。” -
归人征路晚,云里问僧家。 译文:归来之人在黄昏时分踏上远行的路途,在云端中询问寺庙的人家。 注释:征路:征途,旅途;傍晚:日落的时候。 赏析:此句写诗人踏上征途的情境。“晚”,指日暮,天色将晚;“云”是远景,表明诗人是在行进中遥望前方,而“问”字则表现了诗人的急切心情。 独树临秋水,孤城上暮鸦。 译文:一棵树孤独地矗立在秋天的湖水之边,一座孤零零的城头上飞来几只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注释:秋水
诗句解析与译文 异乡一夜换风烟 - 注释: 描述在异地的一夜,家乡的风烟已经变得陌生和不同。 - 译文: 我在异乡度过了一个陌生的夜晚,感觉家乡的气息已经完全不同了。 屈指关山路八千 - 注释: “屈指”意为用手指计算,“关山”通常指的是中国西北的山脉,“路八千”形容路途遥远。 - 译文: 我用手指计算了一下通往家乡的路,发现它有八千里那么远。 正是欲归归未得 - 注释:
异乡一夜换风烟,屈指关山路八千。 正是欲归归未得,看人儿女拜新年。
西风倚棹问归程,诗酒应多慰别情。 黄叶疏钟溪上寺,白云孤角海边城。 鸥飞烟渚连秋色,雁下寒塘起暮声。 回首天涯嗟落莫,夕阳归路万山晴
岘首一登眺,春城花草繁。 江山回楚国,烟霭散荆门。 水阔晴空写,风高夕浪翻。 襄阳冠盖里,甲第敞朱轩。
归人征路晚,云里问僧家。 独树临秋水,孤城上暮鸦。 山池芳草没,疏磬夕阳斜。 独坐谈经处,天风送落花。
祝祺,明代诗人,字汝渊,号梦窗。以下是对明朝诗人祝祺的详细介绍: 1. 基本生平 - 籍贯:祝祺,明浙江海宁人,其具体出生和逝世的年份不详。 - 字号:他字汝渊,号梦窗。 - 其他作品:他的诗作收录于《履坦幽怀集》。 2. 文学成就 - 诗歌风格:祝祺在诗歌创作中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寄苏先生正》中的“西风倚棹问归程,诗酒应多慰别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别离的情感。 -
祝祺,明代诗人,字汝渊,号梦窗。以下是对明朝诗人祝祺的详细介绍: 1. 基本生平 - 籍贯:祝祺,明浙江海宁人,其具体出生和逝世的年份不详。 - 字号:他字汝渊,号梦窗。 - 其他作品:他的诗作收录于《履坦幽怀集》。 2. 文学成就 - 诗歌风格:祝祺在诗歌创作中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寄苏先生正》中的“西风倚棹问归程,诗酒应多慰别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别离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