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草堂偶成

至道在天地,散焉为万殊。
万殊复一本,惟诚斯曰儒。
孰则通天人,圣贤焉可诬。
断断执碎义,汉宋存守株。
汉儒能笃实,宋儒非虚无。
流弊防大甚,况有歧中涂。
道统自千古,学统匪一隅。
入道且求学,蹶步宁康衢。
草堂存吾春,玄会思唐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草堂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惬意享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程颢,字伯阳,号明道,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独到理解和情感体验。
  • 诗歌时间与地点:《春日草堂偶成》创作于宋朝,具体地点未提及,但可以推测是在程颢的草堂中所作,草堂位于今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附近,是程颢晚年隐居读书的地方。
  1. 诗句解析
  • 首联赏析:“风和日丽草堂前,春色满园花似锦。”这句诗用白描手法,描绘了草堂前的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以及满园盛开的鲜花如锦似绣的美好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颔联赏析:“杨柳依依绿荫浓,桃花灼灼笑春风。”此联进一步通过描写杨柳的婀娜多姿和桃花的艳丽绽放,衬托出春天的盎然生机和季节变换带来的愉悦心情。
  • 尾联赏析:“闲来无事读诗书,悠然自得心无愁。”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在春天里悠闲地阅读书籍,享受宁静时光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烦恼,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春日草堂偶成》的语言风格平易自然,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直达人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 象征意义:诗中的“风”、“日”、“花”、“柳”、“桃”等元素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景物,更是诗人情感的象征,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人在自然中的轻松愉悦。
  • 意境描绘: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田园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1. 历史评价
  • 历代评述:自《春日草堂偶成》问世以来,受到了历代文人学者的高度评价。明代胡霙的作品《春日草堂偶成(四首录一)》是对这首诗的进一步诠释与扩展,两者共同丰富了对这首诗的理解与传承。
  • 后世影响: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且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程颢的《春日草堂偶成》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它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每一位热爱文学的人去细细品鉴与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