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霙
【注释】 至道在天地,散焉为万殊:至道存在于宇宙间。 散焉为万殊。 万殊复一本,惟诚斯曰儒:万物虽然多样,但其本原是同的,这就是真诚。 惟诚斯曰儒:只有真诚的人才称为儒者。 孰则通天人,圣贤焉可诬:谁能够通晓天与人的关联,那么圣人和贤人都不应该被诬枉。 断断执碎义,汉宋存守株:固执地坚持一些琐碎的道理,就像守株待兔一样,只能得到失败的结果。 汉儒能笃实,宋儒非虚无:汉代的儒者注重实事求是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秋风万里雁来过,回首燕云感慨多。 - “秋风万里雁来过”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秋风中大雁南飞,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万里”形容了秋风吹动的空间范围非常广袤。 - “回首燕云感慨多”中的“回首”意味着作者在回忆过去的生活或经历,而“燕云”则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地点(燕云即燕赵一带),表达了深深的怀旧和感慨。 2. 天色苍然窥泰岱,浪声东矣诉黄河。 -
【注释】 九江:今江西九江;简臣:诗人的朋友,名叫梁简。同年:同科举考中的人。十载:十年。梦寐:形容思念之情。鲈:一种鱼。 【译文】 朔风吹断南飞的雁,问一声楚水吴山何时归航。 十年烟雨风霜余下梦,经过一年又一年的江湖漂泊。 人们同情你辞别故乡真如燕子,而笑我的还乡只因为鲈鱼鲜美。 行了,走了,各自思念着朋友在天之涯;给邻居买座宅子不算孤单。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
【注释】 神光山:在今江西吉安市。南朝:即南梁,国号为“梁”,故称南梁。江左:指长江下游地区。 委劫灰:指北朝灭亡后南陈被北周所灭,国祚终结,化为尘土。龙川:县名,在今广东龙川县。 蒿莱:杂草。古人已往名山在:指历史上的名山,如庐山、华山等。吾道其南望气来:我在这里向南遥想名山。 供养烟霞岩谷闷:指游人在此欣赏风景,心情郁闷而不得畅快。合离风雨鬼神哀:指风雨交加时
至道在天地,散焉为万殊。 万殊复一本,惟诚斯曰儒。 孰则通天人,圣贤焉可诬。 断断执碎义,汉宋存守株。 汉儒能笃实,宋儒非虚无。 流弊防大甚,况有歧中涂。 道统自千古,学统匪一隅。 入道且求学,蹶步宁康衢。 草堂存吾春,玄会思唐虞
秋风万里雁来过,回首燕云感慨多。 天色苍然窥泰岱,浪声东矣诉黄河。 与君剪烛连宵话,况我征尘八月歌。 如此家山如此路,烽烟西北怅如何
江左南朝委劫灰,龙川旧壤辟蒿莱。 古人已往名山在,吾道其南望气来。 供养烟霞岩谷闷,合离风雨鬼神哀。 书堂经刹凭兴庆,倦倚榕根醉酒杯
朔风吹雁断菰芦,楚水吴山问去途。 十载烟霜馀梦寐,经秋书剑半江湖。 人怜辞社真成燕,客笑还家只为鲈。 行矣思君各南北,给邻买宅未云孤
胡霙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清代人。胡霙,字近光,兴宁人,是明思宗崇祯三年(一六三〇)的举人。他是清朝初期的一位文学家,著有《问字草堂集》。 胡霙作为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的文人,其作品和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问字草堂集》是他的著作,反映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和对文化的贡献。在研究中国文学史时,了解这些背景信息对于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文化现象至关重要
胡霙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清代人。胡霙,字近光,兴宁人,是明思宗崇祯三年(一六三〇)的举人。他是清朝初期的一位文学家,著有《问字草堂集》。 胡霙作为明朝末年到清朝初年的文人,其作品和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问字草堂集》是他的著作,反映了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和对文化的贡献。在研究中国文学史时,了解这些背景信息对于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文化现象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