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万里雁来过,回首燕云感慨多。
天色苍然窥泰岱,浪声东矣诉黄河。
与君剪烛连宵话,况我征尘八月歌。
如此家山如此路,烽烟西北怅如何。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秋风万里雁来过,回首燕云感慨多。
- “秋风万里雁来过”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秋风中大雁南飞,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万里”形容了秋风吹动的空间范围非常广袤。
- “回首燕云感慨多”中的“回首”意味着作者在回忆过去的生活或经历,而“燕云”则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或地点(燕云即燕赵一带),表达了深深的怀旧和感慨。
- 天色苍然窥泰岱,浪声东矣诉黄河。
- “天色苍然窥泰岱”形容天空的颜色非常深沉,给人一种苍茫的感觉,同时暗示着泰山的雄伟壮观。
- “浪声东矣诉黄河”中的“浪声”指的是波浪的声音,而“东矣”则可能是指向东流的黄河,这里用浪声来比喻黄河的波涛汹涌,同时也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和怀念。
- 与君剪烛连宵话,况我征尘八月歌。
- “与君剪烛连宵话”中的“剪烛”通常指在夜晚点上蜡烛以取温暖,而“连宵话”则表示两人长时间交谈至深夜,这里的“话”可以理解为交流思想、情感或者心事等。
- “况我征尘八月歌”中的“征尘”指的是旅途中携带的尘土,而“八月歌”则表示在八月这个季节里,诗人还带着征旅之尘埃创作诗歌。这里的“歌”可以理解为歌唱、吟诗等文艺活动。
- 如此家山如此路,烽烟西北怅如何。
- “如此家山如此路”中的“如此”可以理解为非常、十分的意思,这里用来强调家山(家乡)以及道路(旅行的路)的特点。
- “烽烟西北怅如何”中的“烽烟”指的是战争时的烽火信号,而“西北”则可能是指边远的地区,这里的“怅如何”表达了一种对远方边疆战事的忧虑和不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和思念之情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秋季的自然景象和抒发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