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东林寺,栏干不厌凭。
万山回卓锡,一水护传灯。
梵室偕龙树,经坛接惠能。
上方钟磬发,晚傍白云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咫尺东林寺,栏干不厌凭。
万山回卓锡,一水护传灯。
梵室偕龙树,经坛接惠能。
上方钟磬发,晚傍白云登。
《秋晚灵隐寺小憩》是明代著名诗人胡应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地描绘了灵隐寺的秋日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具体分析如下:
诗人介绍:胡应麟(1557年—1642年),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浙江金华人。他是一位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画家。他的诗歌创作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
诗词原文:
咫尺东林寺,栏干不厌凭。
万山回卓锡,一水护传灯。
梵室偕龙树,经坛接惠能。
上方钟磬发,晚傍白云登。
诗意解析:
《秋晚灵隐寺小憩》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胡应麟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中对自然和精神世界探索的珍贵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