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毗山草堂二首为中丞潘公读书处

万卷缣缃百尺台,白蘋风起对衔杯。
窗中日抱吴山下,座里天浮震泽来。
秋兴赋成聊偃仰,河渠书就一徘徊。
无夸太乙当年事,已见寒光属上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题毗山草堂二首为中丞潘公读书处》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全称《奉和子明丈人奉送中丞潘公南归》,原作两首。其中第一首前两句写作者与友人在毗山草堂的相遇场景;第三句“别后相思无远近”,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第五句“欲留不得,却去难回”则表现了作者无法继续留在毗山草堂的愿望和无奈。

第二首前三句描述了毗山草堂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此处读书的情景。其中,“清风明月夜相宜”,写出了夜晚在清风明月下阅读的美好时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然自得的画面。

最后一句“此中真乐无穷极”,表达了作者对毗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