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缣缃百尺台,白蘋风起对衔杯。
窗中日抱吴山下,座里天浮震泽来。
秋兴赋成聊偃仰,河渠书就一徘徊。
无夸太乙当年事,已见寒光属上台。

奉题毗山草堂二首为中丞潘公读书处

万卷缣缃百尺台,白蘋风起对衔杯。窗中日抱吴山下,座里天浮震泽来。秋兴赋成聊偃仰,河渠书就一徘徊。无夸太乙当年事,已见寒光属上台。

注释:

  • 《万卷缣缃》:指书籍很多。
  • 《百尺台》:形容高台。
  • 《白蘋风起》:形容微风吹拂水面,泛起涟漪。
  • 《对衔杯》:面对酒杯。
  • 《窗中》:窗内。
  • 《吴山》:指吴越地区的山(今浙江省一带)。
  • 《座里》:座位里。
  • 《天浮震泽来》:天空中的云彩好像来自震泽的水面一样。
  • 《千秋岁》:一种词牌名。
  • 《藏山草堂图》:可能是描述潘公读书场所在的画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潘公读书处的赞美之情。诗的开头“万卷缣缃百尺台,白蘋风起对衔杯。”描绘了读书处宽敞的高台和周围宁静的环境,使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窗中日抱吴山下,座里天浮震泽来。”进一步描绘了窗外的自然景色与室内的学术氛围相融合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和谐之美。

接下来的内容“秋兴赋成聊偃仰,河渠书就一徘徊。”反映了诗人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他沉浸在阅读之中,时而抬头仰望,时而低头沉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术的热爱。

“无夸太乙当年事,已见寒光属上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潘公的敬仰之情。他赞赏潘公的成就,并认为他的成就已经属于更高的层次,即朝廷之上。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的一种敬畏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潘公读书处的描绘和对其成就的赞颂,展示了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尊重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使得整首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