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瓢笠自飘然,遥向西湖觅梵天。
坛上万僧昭庆刹,寺中千佛净慈筵。
传灯共挟西来侣,绽衲重寻北去缘。
便欲辞家同出世,只今摩诘病沉绵。

【注释】

一肩瓢笠自飘然:一肩扛着葫芦瓢,笠帽飘飘然。

遥向西湖觅梵天:遥望着西湖寻找佛法。

坛上万僧昭庆刹:在佛寺的坛子上,有成千上万的和尚。

绽衲重寻北去缘:重新去寻找向北而去的道路。

便欲辞家同出世:就想要辞别家人一同出家。

只今摩诘病沉绵:如今我摩诘病得很严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上人(即僧人)同游临安后,即将离别而作的一首赠别诗。全诗语言平易浅近,明白如话,但意境高远,情韵深沉。

首联“一肩瓢笠自飘然,遥向西湖觅梵天”,写诗人自己和上人在临安的行踪。诗人头戴一顶葫芦形的斗笠,肩扛着葫芦瓢。两人一路闲谈,信步而行,逍遥自在。他们来到了杭州西湖边,遥想那里一定有不少修行者,于是便到那里去寻找。

颔联“坛上万僧昭庆刹,寺中千佛净慈筵”写临安的寺院。诗人看到,佛殿上的僧人数以万计,都虔诚地诵念经卷,祈求佛祖保佑;而寺中供奉的佛像也很多,都在默默地聆听经声。这两句是写诗人和上人在佛殿前的所见所闻。诗人用“昭庆刹”、“净慈筵”等词语,写出了这些寺院的庄严、肃穆。

颈联“传灯共挟西来侣,绽衲重寻北去缘”是说,两人一起传播佛法,就像当年玄奘法师带着从印度带回的佛教经典回长安一样。而诗人自己也想离开这个世俗的世界,去寻找一个更清静的地方。这两句是写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尾联“便欲辞家同出世,只今摩诘病沉绵”是说,诗人已经做好了出家的准备,打算辞别家庭,一同出家为僧。但是,现在他生病了,身体很虚弱,暂时还不适合出家。这两句是写诗人对出家一事的想法和决定。

整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自然。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临安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想要远离世俗生活,追求佛法的愿望。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