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宜兴闵翁八十寿诗

古貌翛然山泽臞,力田还是汉人余。
久谙汜胜齐民术,闲读周侯风土书。
桑榆暧暧随行径,弟子欣欣与燕居。
驷马从来足忧患,羡君身世更何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宜兴闵翁八十寿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唐顺之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唐顺之的代表作之一,也因其深邃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历史价值而备受推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唐顺之(1507年—1560年),字应德,号荆川,明武宗正德八年生,世称荆川先生、荆川先生等。他是明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与思想家,与张居正齐名,并称“唐、张”。唐顺之在文学上的成就尤为突出,其诗歌、散文均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其以散文著称,对明朝文风有着深远影响。
  1. 作品原文
    古貌翛然山泽臞,力田还是汉人余。
    久谙汜胜齐民术,闲读周侯风土书。
    桑榆暧暧随行径,弟子䜣䜣与燕居。
    驷马从来足忧患,羡君身世更何如?

  2. 作品注释

  • 古貌翛然山泽臞:形容闵翁虽年迈但仍有不凡的气质与风采,如山林间的隐士一般。
  • 力田还是汉人余:意指闵翁虽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农,但他仍保持着勤劳耕作的传统美德,仿佛汉朝遗留下来的遗民。
  • 久谙汜胜齐民术:泛指闵翁精通农业知识,尤其是汉代氾胜之的农学著作。
  • 闲读周侯风土书:周侯指的是周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周公旦,闵翁闲暇之时喜欢读书,可能涉猎了包括政治、历史在内的多种典籍。
  • 桑榆暧暧随行径:形容夕阳西下时,闵翁依然劳作于田间地头,身影随着落日的余晖渐渐远去。
  • 弟子䜣䜣与燕居:描绘闵翁与其弟子们在一起的生活状态,可能是在讨论学问或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
  • 驷马从来足忧患:用古代四匹马拉的车比喻闵翁的安稳生活,暗示他无需担忧任何困难。
  • 羡君身世更何如:表达了作者对闵翁这种超脱物质享受、专注于精神修养的生活态度的羡慕之情。
  1. 作品赏析
  • 意象丰富:诗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 情感真挚:通过对闵翁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年龄的豁达与从容,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 文化内涵深厚:此诗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描述闵翁的日常生活及其学识,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
  1. 写作背景
  • 《赠宜兴闵翁八十寿诗》创作于明代万历年间,当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唐顺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表达对闵翁敬重及对其生活态度钦佩的诗作。
  1. 后世影响
  • 《赠宜兴闵翁八十寿诗》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文人的喜爱和传颂,而且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许多文人在创作中常常引用或模仿这首诗的意境和风格。

《赠宜兴闵翁八十寿诗》以其深邃的艺术内涵和丰富的文化价值被后世广泛传颂。它不仅是唐代文学作品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研究明代文化和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对于欣赏古典诗词的爱好者而言,它是一次难得的审美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