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貌翛然山泽臞,力田还是汉人余。
久谙汜胜齐民术,闲读周侯风土书。
桑榆暧暧随行径,弟子欣欣与燕居。
驷马从来足忧患,羡君身世更何如。

【注释】

  1. 古貌翛然山泽臞:形容一个人外貌清瘦,像山林里的猿猴。翛(xiāo)然:高洁脱俗的样子;
  2. 力田还是汉人余:指种地的人还是汉朝的遗民;
  3. 久谙汜胜齐民术:对农业耕作方法十分熟悉;
  4. 闲读周侯风土书:闲暇之余阅读《周礼》中的关于地理风俗的书籍;
  5. 桑榆暧暧随行径:夕阳的余晖洒在道路上,显得温暖而明亮;
  6. 弟子欣欣与燕居:家中的弟子们也都很快乐和安逸;
  7. 驷马从来足忧患,羡君身世更何如:羡慕先生一生的平安,但自己却有忧患之苦。
    【赏析】
    这是一首赠寿诗。闵翁是一位隐士,年已八十,作者对他的生平和生活作了高度的评价。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第一句:“古貌翛然山泽癯”,意思是闵翁具有高洁的品质,如山野中自在的猿猴一般。这既赞美了闵翁的外貌,也反映了他在隐居生活中的洒脱与超然。
    第二句:“力田还是汉人余”,表达了闵翁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保持着汉家子孙的风范和责任感。他仍然在田间劳作,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土地的尊重。
    第三句:“久谙汜胜齐民术”,意味着闵翁对农业耕作方法非常了解,这是他长期实践的结果。他的这种技能不仅为他自己带来了丰收,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帮助。
    第四句:“闲读周侯风土书”,表明闵翁喜欢阅读,尤其是对《周礼》中有关地理风俗的书籍更是感兴趣。这些书籍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灵感,使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周围的环境。
    第五句:“桑榆暧暧随行径”,这里的“桑榆”指的是傍晚时分,阳光斜照在道路上,给人一种温暖而明亮的感觉。这句描绘了闵翁在家中的生活状态,他的弟子们也都非常快乐和安逸。
    第六句:“弟子欣欣与燕居”,进一步强调了闵翁的家庭和谐幸福。他的弟子们也都在愉快地学习和生活,这种氛围让整个家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第七句:“驷马从来足忧患”,这句话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闵翁对于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即使有驷马这样的贵重交通工具,也不足以让他担忧或不安。这种心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自信和从容。
    最后一句:“羡君身世更何如”,则是对闵翁的羡慕之情。作者感叹自己虽然有着富贵的身份和地位,但内心却常常充满忧患和不安,相比之下,闵翁的一生却显得更加宁静和满足。
    这首诗通过对闵翁的赞美,展现了一个隐士的高洁品质和超然的生活态度。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