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登丘垄,丛林曲隧通。
碑因元魏树,地是有周封。
酒散荒池上,人行秀麦中。
故宫无可问,徒此对松风。
汲县谒比干墓
下马登丘垄,丛林曲隧通。
碑因元魏树,地是有周封。
酒散荒池上,人行秀麦中。
故宫无可问,徒此对松风。
注释:在汲县城南郊,有一座比干墓,墓前是一片墓地,墓后是一片树林。墓前的石碑是元代的作品,墓碑的周围长满了野草,但仍然屹立不倒。
译文:
我来到汲县,拜谒了比干的墓地,那里有一片墓地,墓后是一片树林。
我的脚下踩着石碑,那是元朝的作品,而这块地方是属于周朝的。
我在荒废的池子里喝酒,人们行走于秀美的麦田之中。
这里没有故宫可以参观,我只能面对这棵松树,听着它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诗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素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汲县,他拜谒了比干的墓地,那里有一片墓地,墓后是一片树林。他的脚下踩着石碑,那是元朝的作品,而这块地方是属于周朝的。他在荒废的池子里喝酒,人们行走于秀美的麦田之中。这里没有故宫可以参观,只能面对这棵松树,听着它的声音。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慨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比干墓地的描述,表达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和思考。他通过对墓地、树林、荒废的池子、秀美的麦田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也表达了他对这些景物的情感和态度,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