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南窗月,悠然欲二更。
空庭疏雨歇,小苑淡烟横。
湖海怜多病,乾坤苦用兵。
旁皇清不寐,倚剑看欃枪。
夏夜独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夜独坐》是元末明初诗人成石璘的作品,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由南朝梁的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萧子范所写。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简介:成石璘,字自修,号独谷,生于高丽王朝末期,后来归降至朝鲜王朝,官至领议政府事,谥号文景。成石璘的一生经历两朝八主,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而且在文学上也有着卓越的贡献。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诗句赏析:《夏夜独坐》这首诗中,成石璘通过对夏日夜晚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疲人喜清夜,稍觉气徐还”表达了作者对夏日夜晚清爽宜人的气候的喜爱;“且复牵何事,应须饱此闲”则透露出诗人在静谧的夜晚里思考人生哲理,寻找心灵的慰藉。
艺术特色:《夏夜独坐》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如“且复牵何事,应须饱此闲”等句子,都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其次,诗歌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夏日夜晚的美丽与宁静。
文化价值:《夏夜独坐》作为一首古诗词,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古代文化、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文学风貌和社会环境,同时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文化享受。
《夏夜独坐》不仅是一首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态度的表达的诗歌,也是南北朝文学的一个缩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