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迎亲去,扬帆不待秋。
白云游子意,芳草故乡愁。
过岭猿啼切,趋庭鲤对优。
彩衣棠树下,为政见风流。
送吴大之粤南省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吴大之粤南省觐》是明代诗人孙继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通过描绘送别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孙继皋密切相关。孙继皋,明代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政治家。万历二年,他凭借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识,一举成为进士中的佼佼者,被皇帝任命为吏部侍郎,负责铨选事务。在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时,孙继皋因称疾不送而受到批评,甚至被遣官代行,但他本人最终仍上疏极谏,直言忤旨。这种坚持原则和直言不讳的行为使他最终获赠礼部尚书。
从诗歌本身来看,其艺术价值也不容忽视。孙继皋以其精湛的文采和深邃的思想,创作了这首充满情感的五言律诗。《送吴大之粤南省觐》中,首联“万里迎亲去,扬帆不待秋”便勾画了远行的场景,表现出送别时的不舍和迫切。颔联“白云游子意,芳草故乡愁”则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颈联“过岭猿啼切,趋庭鲤对优”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与美好。尾联“綵衣棠树下,为政见风流”则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外为官,做出一番成就。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孙继皋的文学天赋,还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政治立场。尽管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但他依然保持了清高的品质和正直的态度。他的坚持和勇气使他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通过对《送吴大之粤南省觐》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明代文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世界。这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考的机会。
《送吴大之粤南省觐》不仅是孙继皋个人的文学杰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领略到古代文人的风采和才情,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励着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追求真善美,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