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迎亲去,扬帆不待秋。
白云游子意,芳草故乡愁。
过岭猿啼切,趋庭鲤对优。
彩衣棠树下,为政见风流。
【注释】
①送吴大之粤南省觐:送别朋友吴大到岭南去视察。
②扬帆不待秋:乘船出发时,并不等待秋天的来临,意谓早早出发。
③白云游子意:白云缭绕着远行的人,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④芳草故乡愁:在故乡见到一片芳草,就勾起了思乡之情。
⑤过岭猿啼切:越过五岭后,听到猿声更加凄厉。
⑥趋庭鲤对优:在朝廷中,鱼跃于庭前,象征着官员们勤勉尽责。
⑦彩衣棠树下:在棠树下,披上华丽的衣服,准备迎接新的使命。
【赏析】
《送吴大之粤南省觐》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以“万里迎亲去,扬帆不待秋”起笔,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早行的场景,为全诗定下了慷慨悲壮的基调。然后诗人又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送别时的情态与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深情厚谊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首联“万里迎亲去”,点出此行的缘由,即吴大奉旨赴岭南。“万里”,指旅途遥远,暗示了此行不易;又暗含了作者与吴大的友情。诗人用“扬帆不待秋”来表达吴大早行的心情,既突出了时间紧迫,又表现出吴大对此次任务的重视。
颔联“白云游子意,芳草故乡愁”,则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义和美好祝愿。“白云”二字暗寓了诗人与吴大的友情,同时也表现了吴大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芳草”一词,不仅点明了季节,更渲染了一种别离的气氛。“故乡愁”三字,则将离愁别绪推向高潮。
颈联“过岭猿啼切,趋庭鲤对优”,则是通过描绘具体景象来进一步渲染离别之情。“过岭”暗示了路途艰险,而“猿啼切”则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凄凉。“鲤对优”则形象地描绘了朝庭中的热闹景象,与下句“彩衣棠树下”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吴大的荣耀与自豪。
尾联“为政见风流,彩衣棠树下”则是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风流”一词,既是赞美吴大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也是希望他能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彩衣棠树下”则寓意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友人未来的殷切期待。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同时,诗人通过不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