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孺子果定居吴兴守望

湖上云山费扫除,半生心迹始酬予。
兵戈转眼催人老,旅食随年作计疏。
鸿宝竟难参洞箓,阴符只合让农书。
郊坰不作南阳隐,行路人犹说草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携孺子果定居吴兴守望》是明代作者徐献忠创作的诗词作品

《携孺子果定居吴兴守望》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徐献忠通过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与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在解读这首词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欣赏和理解。首先,从文学角度来看,徐献忠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使这首诗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次,从历史角度来看,它揭示了明代中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此外,词中对于“兵戈”、“心迹”等关键词的描绘,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紧张局势和人们的心境变化。最后,这首词还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热爱,这种情感的表达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

《携孺子果定居吴兴守望》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词,更是一扇打开了解明中期社会生活和文化心态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