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钓吟

年来随人钓溪侧,终日不得个鲂鲫。特向渔翁问其然,笑煞群儿还未识。
人钩曲,我钩直。风钩遇鱼便可得,直钩空饵送鱼食。
及见玉川吟,古愚真我逼。我今亦欲打钩曲,只恐伤鱼口血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直钩吟》是唐朝诗人卢仝的作品之一,体现了作者对当时腐败朝政与民生疾苦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直率正直的人生态度的追求。下面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1. 诗歌原文:《直钓吟·年来随人钓溪侧》
  • 诗中描述:年来随人钓溪侧,终日不得个鲂鲫。特向渔翁问其然,笑煞群儿还未识。人钩曲,我钩直。风钩遇鱼便可得,直钩空饵送鱼食。及见玉川吟,古愚真我逼。我今亦欲打钩曲,只恐伤鱼口血出。
  1. 作者简介
  • 个人背景:卢仝(约775—835年),字玉川子,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自号玉川子,家境贫寒却有志于拯世济民,但终未能实现其政治理想。在甘露之变时,卢仝因留宿宰相王涯家而被牵连,不幸遇难,享年不详。他的诗作反映了他对当时腐败朝政与百姓疾苦的批评和不满,风格独特,带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批判精神。
  • 文学成就:卢仝的作品以其深沉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直钓吟》便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对钓鱼情景的描述,隐喻了对社会现象和政治现实的观察。
  1. 诗歌赏析
  • 寓意深长:《直钩吟》中的“人钩曲,我钩直”象征着社会现状中的不公与伪善,而“直钩之道何时行”则表达了对正直人生道路的渴望和追求。
  • 艺术手法:卢仝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直钩与曲钩的形象进行对比,以此讽刺现实中的不正当行为。同时,通过渔翁的回答和自己的疑问,加深了作品的主题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社会批判意图。

《直钓吟》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的诗作,它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个人抱负之间的矛盾。通过对钓鱼这一日常动作的描写,卢仝巧妙地将个人的感慨和社会的批判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首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