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父冢

亚父孤坟蔓草荒,行人何用叹兴亡。
汉家多少功臣骨,若个能归葬故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亚父冢》是明代诗人程敏政的作品,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废冢被盗的场景和对历史人物的态度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历史事件的不同看法以及人们对于英雄的复杂情感。下面将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字季迪,号石斋。
  • 生于明正德三年,卒于康熙四十五年(1508年—1704年),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 官至太常寺少卿。
  • 著有《篁墩诗集》等作品传世。
  1. 诗歌原文
    废冢曾经盗发频,白头空作楚谋臣。
    填胸一怒缘何事,嬴得渔樵冷笑人。

  2. 诗歌赏析

  • 废冢被盗:诗中“废冢曾经盗发频”暗示这座古墓因年代久远或保护不善而多次被发掘,这反映出古代墓葬的保护问题。
  • 楚谋臣的无奈:“白头空作楚谋臣。”这里的“楚谋臣”指的是楚国的谋士范增,他在项羽麾下担任重要角色,但最终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善终,体现了历史的残酷性和无常性。
  • 愤怒与无奈:“填胸一怒缘何事,嬴得渔樵冷笑人。”这里表达了一种愤怒情绪,即为何自己会如此愤怒,却得不到理解或同情。同时,这种愤怒与无奈的情绪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

《亚父冢》作为一首反映历史事件和英雄形象的七言绝句,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思考人性和命运的复杂交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