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老妓行补唐天宝遗事戏效白乐天作

秋风杨柳凋金缕,冷露芙蓉落芳渚。寒香晚色何所如,骊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扫山远碧,蝉鬓半抛云乱吐。时妆无复新妖娆,曩态犹存旧娇妩。
我昨咸阳纵冶游,冶游烂熳遍西州。青山直抵双龙阙,绿水横过五凤楼。
南国佳人金错落,长安公子玉骅骝。银壶送酒青丝络,皓齿当筵白雪讴。
琵琶横笛空聒耳,唐姬搊筝妙无比。请弹一曲久含羞,呼唤百回方强起。
移柱相参雁成列,调弦未就人先喜。俯首斜拖珠步摇,向人高露春纤指。
楼高韵发响泠泠,急管悲歌一霎停。初听乍如风雨至,再弹还作凤凰鸣。
清如玉女钧天奏,壮似雕戈出塞声。涧水带冰时哽咽,春雷震石忽凭陵。
凭陵未已旋清悄,清悄渐凝声渐小。四座无言俱寂寥,馀音已断犹萦绕。
溶溶宛宛复悠悠,切切凄凄还窈窈。深闺断蚓怨寒宵,浅谷娇莺破春晓。
缠绵万恨与千愁,婉意柔情不肯休。蔡琰胡笳悲紫塞,班姬团扇掩清秋。
楼前皓月明如练,天外行云凝不流。促拍未终南内曲,新腔忽过《小梁州》。
梁州一摺月向午,唐姬此时心独苦。银甲悲深不忍弹,衷肠断尽无由语。
低笼翠袖揾香泪,翻使欢娱变悽楚。诉尽平生富与贫,可怜人世今成古。
忆昔开元正太平,儿家生长在天京。十三学舞曾惊座,十四搊筝能擅名。
玉貌羞花长窈窕,宫腰怯柳更轻盈。春寒不离鸳鸯枕,日晏方开孔雀屏。
五陵年少秦川客,争爱儿家好颜色。殢雨尤云最恼人,追欢买笑宁论直。
声名每出流辈上,风致独觉旁人惜。承恩况得登掖庭,宛转随龙侍君侧。
海晏河清久息兵,四夷宾贡尽充庭。炎方已见来丹荔,交趾还闻进雪鹦。
耀日香车连紫陌,飞云画栋列朱甍。空蒙一片笙歌海,浩荡三春锦绣城。
骊山山上多楼阁,万户千门通碧落。大驾深居在九重,四时多暇惟行乐。
已营连昌胜结绮,复起芳凤齐花萼。壶飞玉女递更筹,舟戏金龙动鳞角。
侍臣传敕选娇容,特许儿家步辇从。宫扇影移花雨外,山呼声沸锦云中。
千株火树争明月,万炬金莲斗彩虹。《子夜》歌词翻《白雪》,《霓裳》舞队散旋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骊山老妓行》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天宝年间,当时唐朝皇帝唐玄宗沉迷于享乐,导致国力日渐衰弱,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白居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同情。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骊山高处望长安,
满目萧条泪暗澜。
老妓琵琶犹在手,
为君重唱白乐天。

首句“骊山高处望长安”,描绘了作者站在骊山高处,远眺京城长安的景象。骊山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临潼区,是唐朝皇家园林之一,也是诗人白居易曾经居住的地方。在这里,他可以看到繁华的长安城,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城市的萧瑟与衰败。

第二句“满目萧条泪暗澜”,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长安城的失望和悲痛。长安城在安史之乱后变得破败不堪,昔日的繁华已经荡然无存。诗人看到这一切,不禁悲从中来,泪水如泉涌般流淌。

第三句“老妓琵琶犹在手”,则是诗人对老妓女的感慨。在安史之乱期间,许多市民因战乱而流离失所,老妓女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她们依然坚持弹琵琶,希望能够用音乐来慰藉自己的内心。然而,这些老妓女们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她们依然生活在贫困和苦难之中。

最后一句“为君重唱白乐天”,是诗人对安史之乱的反思。白乐天(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深受人们喜爱。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安史之乱的感慨,同时也希望后人能够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骊山老妓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历史意义的诗篇。它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忧虑,也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