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山水窟中来,此地登临独怆哉。
葬剑人亡池自碧,题诗鬼去石还埃。
蒲牢叫月新修寺,麋鹿鸣风旧染台。
谁似当时苏与白,画船箫鼓日追陪。
虎丘怀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虎丘怀古是明朝文学家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文笔和深邃的历史感吸引了无数读者。虎丘作为苏州市的一个著名景点,不仅是一处历史名胜,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地方。
袁宏道的《虎丘记》记述了他在吴县任职时六次游览虎丘的经历,并在两年后辞官重游此地时所写下的这篇游记散文。文章通过对中秋夜游虎丘情景的描述,展现了虎丘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有关唱歌场面的描写尤为精彩,使得整篇作品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除了袁宏道,还有许多其他文学作品也涉及虎丘,如元代散曲作家乔吉的《折桂令·风雨登虎丘》,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虎丘登临时的凄凉伤感氛围以及作者对伍子胥悲剧的同情与对吴王失败的惋惜。宋代词人吴文英的《木兰花慢·重游虎丘》则抒发了词人在游历虎丘山时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追思。元代张可久的《人月圆·雪中游虎丘》则通过记实抒发了诗人对国事和人生的看法,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清朝俞体莹的《虎丘怀古》以深情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虎丘的沧桑变迁和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蕴。这些作品共同构成了一幅关于虎丘的历史画卷,不仅让人们领略到虎丘的自然之美,更深刻地体会到它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虎丘怀古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通过对不同时期文人墨客的作品分析可见,无论是山水田园诗还是历史咏史之作都无不透露出对虎丘这一历史名胜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