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署中旅怀

搔首天涯旅思赊,萍踪无赖怅年华。
雄心暗逐流云渺,倦眼徐看落日斜。
迢递关河稀过雁,萧条边戍急悲笳。
故园松菊今何似,愁绝归林树树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渔阳署中旅怀》是明代诗人陈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边塞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

诗歌的开篇“搔首天涯旅思赊”直接揭示了诗人身处异乡、心系故乡的处境。他抬头四望,只见天际游子的身影愈发遥远,内心充满孤独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深沉,触动了读者的心弦。

紧接着,“雄心暗逐流云渺,倦眼徐看落日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他的雄心壮志被现实的冷漠所消磨,只能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寄托着他对未来的希望和失望。这种从壮志凌云到英雄末路的转变,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迢递关河稀过雁,萧条边戍急悲笳”,则描绘了边关的荒凉景象和战争的残酷性。关河辽阔,偶尔飞过的大雁显得格外凄凉;边戍之中,急促的悲笳声不断响起,表达了边疆战士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及对战争的无奈。

“故园松菊今何似,愁绝归林树树鸦”,则是诗人对自己故园的深切怀念。尽管身处边关,但心中始终牵挂着故乡的松菊,那种深深的乡愁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

《渔阳署中旅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塑造了一位身处边塞、心系故乡的诗人形象,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也是历史与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值得人们深入品味并传承发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