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首天涯旅思赊,萍踪无赖怅年华。
雄心暗逐流云渺,倦眼徐看落日斜。
迢递关河稀过雁,萧条边戍急悲笳。
故园松菊今何似,愁绝归林树树鸦。
【解析】
此题考核诗歌的综合赏析,此类题目解答时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译文】
在渔阳的幕府中,我常常怀着羁旅的愁思。
搔着头发,望着天涯,漂泊无定,年华已逝。
雄心暗随流云飘渺,倦眼斜看落日西下。
迢递关河,稀少过雁,萧条边戍传来悲笳声。
家乡的松菊如今又怎样?归家路上树树乌鸦啼。
【注解】
①“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属河北;
②“旅怀”,寄居他乡的思乡之愁;
③“搔首”,用手抓头,形容发愁的样子;
④“天涯”:泛指远离家乡的地方,这里指京城;
⑤“萍踪”,像浮萍一样无根无定的踪迹,借指漂泊不定的行踪;
⑥“雄心暗逐流云渺”,“雄心”比喻志向,抱负。
⑦“倦眼徐看落日斜”,意思是看着落日慢慢斜下去(表示心情沉重、疲倦);
⑧“迢递关河”,意思是辽阔遥远;
⑨“萧条”意思是冷落萧条;
⑩“故园松菊”,指故乡的松树和菊花;
⑪“鸦”,这里用来形容乌鸦,也用来代表作者自己的心情。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羁旅之思的诗。全诗四联,第一联写客居异乡的羁旅愁思,第二联抒发了诗人的壮志难酬之感,第三联描写边塞的荒凉景色,第四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首联“搔首天涯旅思赊,萍踪无赖怅年华。”是说在渔阳幕府里时时怀着羁旅的愁思。这“搔首”“天涯”两语,把诗人那种因长期羁旅而引起的惆怅之情表达得十分深刻。“搔首”二字,既点明了时间,又点明了动作,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当时的心情。一个“赊”字,则表明这种羁旅愁思是多么地难以排遣。“萍踪无赖”四字写出了诗人浪迹天涯,身不由己的处境,流露出一种无端生发的怅惘和无奈。“怅年华”三字,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慨。
颔联“雄心暗逐流云渺,倦眼徐看落日斜。”“雄心”、“倦眼”都是写自己的感受。“雄心”两句是说,自己的雄心壮志已经随着飘忽不定的流云消失在远方了。“落日斜”,意味着一天将要结束,也意味着诗人一天劳累之后即将结束一天的工作,开始休息。“徐看”则说明诗人在休息前还有闲暇的时间,可以静静地观赏眼前的景象,以解除一天的疲劳。
颈联“迢递关河稀过雁,萧条边戍急悲笳。”这两句写边塞的荒凉景色。“关河”即关山和大河,这里泛指边关。“凄凄”是形容笳声哀怨凄凉。这两句通过写边塞的荒凉景象来衬托诗人内心的忧伤之情。“稀过雁”说明雁儿飞得很少,连大雁都不愿意飞越这条荒凉的道路。“急悲笳”则表明笳声哀切凄厉,使人感到悲凉凄怆,从而更能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之情。
尾联“故园松菊今何似,愁绝归林树树鸦。”这两句写诗人对家乡的回忆和思念之情。“故园松菊”是指诗人当年所居住的家乡,那里有美丽的松树和菊花。“归林树树鸦”则是说现在自己回到山林之中,却看到树上的乌鸦成群结队地叫着。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现在诗人回到山林之中,看见树上乌鸦成群结队,想起家乡的松树和菊花,不禁伤心欲绝,再也忍受不住。
这首诗以“旅怀”为题,写的是诗人在边地的思乡之作。诗中所抒之情深挚而沉郁,所绘之景雄浑而阔远。诗人将自己的情意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使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充分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