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烽火未消忧,当食还谁借箸筹。
可是筑坛能拜将,便将投笔待封侯。
王师自古称无敌,元老于今几壮猷。
欲效请缨惭潦倒,只从清夜看吴钩。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甘泉烽火未消忧,当食还谁借箸筹。
  • 甘泉烽火:甘泉,古地名,这里指边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用的烟火,此处比喻边关战事。
  • 未消忧:战事未结束,仍让人忧心。
  • 当食还谁借箸筹:食物尚且需要人准备,何况是决策大事?借箸筹,比喻谋划军国大事,箸和筹都是工具或方法。
  1. 可是筑坛能拜将,便将投笔待封侯。
  • 筑坛:在战场上设立指挥部,筑坛,指建立军事指挥系统。
  • 能拜将:有能力任命将领。
  • 投笔:放弃仕途,表示不再追求功名。
  • 待封侯:等待被封为侯爵的荣耀。
  1. 王师自古称无敌,元老于今几壮猷?
  • 王师:指明朝的军队,历史上以勇敢著称。
  • 自古称无敌: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无敌。
  • 元老:资深的官员,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智慧。
  • 于今几壮猷:现在有多少宏伟的战略计划。
  1. 欲效请缨惭潦倒,祇从清夜看吴钩。
  • 欲效请缨:渴望像战国时荆轲那样刺杀秦王。缨,古代的一种头饰,这里比喻重要的事情。
  • 惭潦倒:感到自己地位卑微,不足以承担重任。
  • 祗从清夜看吴钩:只在深夜独自欣赏吴地出产的宝剑。祗,只;清夜,深夜。
  1.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边疆战事的忧虑以及对朝廷决策能力的怀疑。通过对比战争的激烈和国家的安宁,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个人才能的自卑,以及对国家重臣的景仰。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