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此日到桥门,桃李参差日下蕃。
璧水晴光生讲席,青藜夜色散词垣。
官无俗累名应重,学有心源道自尊。
两地相思惭委吏,几回搔首欲销魂。
【注释】
①高博士:即指高适。正甫:字公旦,号正甫,唐代诗人。②蕃:茂盛。③璧水:古称泾水,泾河的旧名,泾河上源在今甘肃境内,下游流经陕西、甘肃二省至安徽入江。④青藜(lí):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帽子。⑤委吏:指小官。⑥销魂:形容极度悲伤。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开元二十一年(743)春日作于长安的怀念友人高正甫的诗,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春风此日到桥门”,春风和煦,吹拂着桥门,这是诗人所熟悉的景物,也是他日夜盼望的朋友即将来访的征兆。第二句“桃李参差日下蕃”,春天里,满园桃花盛开,李花飘香,落英缤纷,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诗人所喜爱的景物。第三四句写高正甫来时,讲学之堂有晴光照耀,夜晚读书之舍灯火辉煌。这两句既写了环境的美好,也暗寓了诗人自己对高正甫的思念。
五、六句“官无俗累名应重,学有心源道自尊”,是说自己虽然没有世俗的烦恼,但名声却很重大;学问虽然有根柢,但道理却能自重。这既是对朋友的劝勉,也是对自己志向的申明。
最后两句“两地相思惭委吏,几回搔首欲销魂”,是说两人相隔两地,我作为地方官,没有能力把你们请来,内心十分愧疚;多少次想念着你,都忍不住搔首想哭。这两句是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感情的表达。
全诗语言平易浅近,风格清新自然,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