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潘伯登

忆昔交欢日,风云际北征。
樗材惭独陋,琼树借馀清。
近说扬雄宅,遥迁陆贾城。
川原频入望,岁月转堪惊。
未睹河东赋,先传邺下名。
长篇浑古调,短律谢新声。
忧世心逾壮,逢人意尽倾。
襟怀罗大块,梦寐谒承明。
儒雅真时彦,才猷信国英。
况当侧席日,不用请缨行。
多病嗟迟暮,何心羡宠荣。
只应披敝褐,聊尔逐华旌。
万里随羁路,三春上帝京。
看君承燕对,为悉海滨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答潘伯登》是明代诗人陈履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相关背景:

  1. 诗人介绍
  • 陈履的生平:陈履,字德基,号悬榻斋主人,广东东莞人。他是隆庆五年的进士,曾经担任蒲圻、休宁、崇德知县,官至广西按察副使,兵备苍梧。在致仕后,他以吟咏为事,并有《悬榻斋稿》传世。
  • 创作风格:陈履的作品以五言排律见长,诗风古朴沉郁,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他的诗歌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1. 诗歌原文
  • 诗句原文:“忆昔交欢日,风云际北征。樗材惭独陋,琼树借馀清。”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与感慨,描述了自己才华平庸但依然坚持理想的情感。
  • 诗句翻译:回想当初我们欢聚的日子,我们并肩面对风云变幻的战争岁月。我虽自感资质平凡却仍努力前行,如同借由那棵高洁的树木获得一丝清新的空气。
  1. 主题探讨
  • 历史与现实: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的追忆,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 艺术特色:“近说扬雄宅,遥迁陆贾城”一句,运用了扬雄、陆贾等古代文化名人的典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理想志向。同时,“长篇浑古调,短律谢新声”则体现了他在诗歌形式上的探索与创新。
  1. 文化影响
  • 文学地位:《和答潘伯登》在明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示了陈履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明代中期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
  • 后世评价:后世学者和读者普遍认为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1. 现代意义
  • 教育价值:在当代社会,这首诗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鼓励人们珍惜友情,勇于追求理想,同时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不懈。
  • 美学启示:这首诗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对于学习古典诗词的人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启发。

《和答潘伯登》是陈履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时代感悟所创作的杰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是研究明代文化和诗歌发展不可或缺的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追求和艺术表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