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邮逢邢勉仁

客中相见倍相亲,白酒黄鸡莫笑贫。
君住淮南我淮北,如何不是故乡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至高邮逢邢勉仁》是明代诗人郭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与邢勉仁相见时的深厚友情。下面将从诗歌原文入手,深入介绍这首诗:

  1. 作者及创作背景
  • 作者简介:郭登,字元登,明代凤阳府人。他以都督佥事的身份在大同驻守,后因军功被封为定襄伯。在边塞战争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治军纪律,被誉为“治军严明”,有“忠武”的美称。
  • 创作时期: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具体年份不详,但从其内容和风格来看,应该是郭登在边塞军中的一段经历或回忆。
  1. 诗歌原文
  • 客中相见倍相亲:诗人在旅途中遇到了同乡邢勉仁,两人相见甚欢,仿佛久别重逢。
  • 白酒黄鸡莫笑贫:在与邢勉仁相聚时,尽管生活简朴,用普通的白酒和黄鸡招待彼此,但并不感到羞耻,因为彼此都是故乡人,这份情谊超越了物质的贫富。
  • 君住淮南我淮北:邢勉仁居住在淮南,而诗人自己则在淮北,他们身处不同的地域,却因为共同的故乡身份而倍感亲近。
  • 如何不是故乡人: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邢勉仁的深深认同,认为如果不是邢勉仁也是自己的故乡人,那么相遇就更加有意义了。

除了以上内容,还需要注意以下信息:

  • 文学价值:《至高邮逢邢勉仁》作为明代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其精炼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展现了明代边塞诗人的豪放气概和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 鉴赏角度: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郭登深厚的友谊、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
  • 文化背景: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在这个时期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通过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至高邮逢邢勉仁》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至高邮逢邢勉仁》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纽带,体现了诗人郭登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欣赏到古代诗人的文学才华,还能够从中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