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过南溪偕道公

朝来北林下,偶与山僧期。
复值松风至,翛然箕颍思。
笑谈欣有得,历涉遂忘疲。
报导前宵雨,南岩长紫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过南溪偕道公》是明代区大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朝来北林下的偶遇与与山僧的愉快交谈,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情,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忘却世俗疲劳的愉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区大相(约1502年—1546年),字用儒,号海目,广东高明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领域,擅长五言律诗,其诗作以严谨的格律、优美的文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太史集》、《图南集》与《濠上集》是他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体现了他在明代岭南文坛的重要地位。

  2. 创作背景:《晓过南溪偕道公》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明朝时期。区大相可能在某个清晨经过南溪时,恰逢一位山僧与其相遇。两人因一场意外的偶遇而产生了愉快的交流,诗中的“复值松风至,翛然箕颍思”描写了这种情境,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心境。

  3. 诗歌原文
    朝来北林下,
    偶与山僧期。
    复值松风至,
    翛然箕颍思。
    笑谈欣有得,
    历涉遂忘疲。
    报导前宵雨,
    南岩长紫芝。

  4. 诗句解析:首句“朝来北林下”,描述了诗人早晨在山林中行走的场景。次句“偶与山僧期”则表明了诗人与山僧之间的偶然相遇。第三句“复值松风至”进一步描绘了山间清新的气息与自然之美。接下来的几句“翛然箕颍思”和“笑谈欣有得”传达了诗人在与山僧的交流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喜悦。最后两句“报导前宵雨,南岩长紫芝”则是诗人将这份美好记忆传递给读者,同时也暗示了南溪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晓过南溪偕道公》是区大相以五言律诗的形式展现的一种淡泊明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这首作品不仅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想象。通过阅读和赏析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及其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