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金陵始出阊门夜泊二首

乌啼霜月夜寥寥,回首离城尚未遥。
正是思家起头夜,远钟孤棹宿枫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将赴金陵始出阊门夜泊》是元末明初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将赴金陵始出阊门夜泊》是明代著名诗人高启的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元末明初时期。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更因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广受赞誉。下面将具体分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在明代初期享有盛誉,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高启的诗作风格独特,声调才力远过他人,是元明之际的一位杰出文人。同时他的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1. 原文及翻译
  • 原文:乌啼霜月夜寥寥,回首离城尚未遥。正是思家起头夜,远钟孤棹宿枫桥。

  • 翻译:深夜,月光下的霜气笼罩着大地,我站在城外回望城中,距离感让我感到有些迷茫。在这思念家乡的时刻,远寺的钟声伴随着孤舟,我在枫桥度过夜晚。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首句“乌啼霜月夜寥寥”,便以“乌啼”和“霜月”营造了深秋之夜的氛围,而“夜寥寥”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次句“回首离城尚未遥”,通过“回首”和“离城尚未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舍。第三句“正是思家起头夜”,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因思家而无法入睡的心情。最后一句“远钟孤棹宿枫桥”,则通过“远钟”和“孤棹”营造出一种静夜中的孤寂感,使全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1. 情感表达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每个字都充满了力量,让人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忧郁和无奈。尤其是最后的“远钟孤棹宿枫桥”一句,更是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将赴金陵始出阊门夜泊》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高启的才华和技艺,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