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江南花无数,行尽淮南春欲暮。
风霜添上鬓丝繁,颇悔从前好词赋。
伊吕分明道可行,孔孟咄嗟时不遇。
故人衮衮俱公侯,频岁劝予劳尺素。
亦有封章达姓名,曾傍重瞳屡回顾。
忆昨素冠成陛辞,天子中兴初践祚。
八年林卧心常悬,一捧部符躬莫措。
玉堂天高旧梦回,青宫地切新恩误。
万分何补等涓埃,五十无闻昩时务。
凭将一出期遂初,自保孤忠总如故。
长河浊流足风波,飞鹢扬舲竞津渡。
携家十口儿女情,居安虑危在云路。
遥持一寸报主心,时放歌声和韶頀。
渡淮放歌
介绍
《渡淮》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出使金国途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范成大(1126年6月19日-1193年9月8日),字希文,一字幼元,早年曾改字公世,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农业工程师。
诗作原文:
东南风送渡淮船,
过雁声寒水接天。
落日红霞收未尽,
澹云微月出东边。
日晚渡黄河,
风清浪花小。
舟势疾于飞,
移时入淮口。
十年前问临濠渡,
今日重登淮水船。
一片征帆沉夕照,
两行客泪落春天。
落日渡淮口,
孤帆挂杳然。
舟前即沧海,
树外但长天。
橹声随棹曲,
浊水间明川。
渐看灯火近,
夜泊酒垆边。
东南风送渡淮船,
过雁声哀水拍川。
落日淡霞收未尽,
又随明月荡秋天。
孤帆涉淮水,天气苦寒冱。
积雪明长崖,斜阳横古渡。
渔灯隔浦来,人烟数家聚。
前途多风尘,故山隔云树。
栖栖问去津,悠悠叹行路。
远涉犹未穷,徘徊日将暮。诗作赏析:《渡淮》不仅展现了范成大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还深刻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与关切。诗中通过对淮河两岸景色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江南水乡画卷,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历史背景:南宋时期,国家面临着外患不断、内部腐败等多重困境。范成大作为南宋的重要官员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寄托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渡淮》的创作正体现了这一时代背景。
艺术特色:范成大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渡淮》中,他巧妙地运用了“东南风”、“雁声”、“落日”等元素,构建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文化价值:《渡淮》不仅是范成大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也是南宋时期社会生活和历史变迁的缩影。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通过对《渡淮》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范成大的诗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的诗歌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受到广泛的赞誉和研究。同时,他的生平和思想也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渡淮》是范成大诗歌创作中的杰作之一,通过对其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