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宿留城

身世浮沉如一舸,一日千里十日坐。
顺风人喜逆风怒,我任天公何不可。
随身所到一问津,去者从右来从左。
古今道路无不然,自有亨衢自坎坷。
黄泥岸高绿树深,遥望前船密如锁。
争先疾趋古所戒,夜宿澄潭傍渔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风宿留城》是陆深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旅途中顺风逆风的态度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陆深,字子渊,号俨山。明代松江府上海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曾任编修等职。他的一生历经坎坷,遭刘瑾忌后,曾改任南京主事,后因刘瑾诛而复职。嘉靖年间,他官至詹事府詹事,享年七十一。陆深工书,著有《俨山集》、《续集》和《外集》等作品。

  2. 诗作原文:《大风宿留城》:“争先疾趋古所戒,夜宿澄潭傍渔火。”

  • 陆深在这首诗中通过描述自己在大风中夜宿的情景,展现了自己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与对自然的敬畏。“争先疾趋古所戒”反映了陆深在逆境中的坚持与适应能力;“夜宿澄潭傍渔火”则描绘了他选择在自然美景中度过夜晚的场景,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向往和谐的生活理念。
  1. 诗句解析:“争先疾趋古所戒,夜宿澄潭傍渔火”这句诗不仅描述了陆深在大风之夜选择住宿的情形,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对生活态度的选择。面对困难和挑战,他选择了顺应自然,而不是一味地抗争。同时,他也展示了一种超脱和淡然的心境,选择在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的宁静和慰藉。

  2. 诗作赏析:陆深的这首《大风宿留城》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受到了后人的关注。诗中的“随风而行,逆风不怒”不仅是对个人处世哲学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旅程的一种哲学思考。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旅途中顺风逆风的接纳和从容,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深刻感悟。

  3. 文化价值:陆深的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它鼓励人们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和变化时,要有一颗平和的心,学会在顺境中珍惜,在逆境中坚强。此外,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这首诗还传递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让现代人能够从中汲取力量,以更加豁达的心态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大风宿留城》不仅作为陆深个人生活哲学的体现,更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和文化自信的展现。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对人生的独到见解,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品,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