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江南花无数,行尽淮南春欲暮。
风霜添上鬓丝繁,颇悔从前好词赋。
伊吕分明道可行,孔孟咄嗟时不遇。
故人衮衮俱公侯,频岁劝予劳尺素。
亦有封章达姓名,曾傍重瞳屡回顾。
忆昨素冠成陛辞,天子中兴初践祚。
八年林卧心常悬,一捧部符躬莫措。
玉堂天高旧梦回,青宫地切新恩误。
万分何补等涓埃,五十无闻昩时务。
凭将一出期遂初,自保孤忠总如故。
长河浊流足风波,飞鹢扬舲竞津渡。
携家十口儿女情,居安虑危在云路。
遥持一寸报主心,时放歌声和韶頀。

【注释】

  1. 渡淮:指作者由江南返回北方。淮水,指长江。
  2. 行尽:走了。淮南:这里泛指安徽、江苏一带。
  3. 风霜添上鬓丝繁:形容岁月的流逝,人已老。
  4. 伊吕:伊尹(商初贤相),吕尚(周初名将)。
  5. 孔孟:即孔子、孟子。
  6. 故人:老朋友。
  7. 衮衮:众多的样子。公侯:指地位高的人。
  8. 频岁:几年。
  9. 封章:密封上的奏章。达:传送。姓名:自己的官职和名字。
  10. 重瞳:古传说尧的眼睛有八个瞳人,所以称舜为重瞳神童。
  11. 素冠成陛辞:指唐肃宗即位时,杜甫曾上疏论政。陛,宫殿台阶下的台阶,这里借指皇帝。
  12. 天子中兴:唐肃宗恢复帝位后,杜甫曾写诗歌颂。
  13. 林卧:隐居。
  14. 玉堂天高:比喻朝廷清明。旧梦回:指朝廷政治清明如在梦中。
  15. 青宫地切新恩误:指新皇即位,国家政治有所变动,诗人却未得到任用。
  16. 涓埃:微小的贡献。
  17. 昩(hán)时务:忧国忧民。
  18. 凭将:凭借。期:期望。遂初:实现初志。
  19. 孤忠:单薄的忠诚。
  20. 长河浊流足风波:指黄河的水势汹涌澎湃,足以使船翻。
  21. 飞鹢(yì):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借指大船。扬舲(líng):扬帆。竞津渡:争先恐后地渡河。
  22. 携家十口儿女情:指带着全家老幼过江。
  23. 居安虑危:在安定的时候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危险。云路:天空。
  24. 遥持一寸报主心:远远地怀着一颗报效国家的心。
  25. 韶頀(huó):音乐,这里指诗歌。
    【赏析】
    《渡淮》是一首七言律诗,大约作于公元768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冬,当时作者正在江西。
    此诗首联二句,一气而下,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出门”一句,直点题旨,点出本诗所要抒写的主要内容——由江南渡淮北归,一路上感慨颇多。“行尽”二字,表明了时间之久,空间之远;“春欲暮”,则暗示了时日之短,岁月之催人。一个“行”字写出了行程之漫长,旅途之艰辛。一个“尽”字表现出行程之艰难,路途之遥远。一个“欲”字又透露出行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风霜”两句,进一步渲染出旅途的凄苦与艰辛。“鬓丝繁”是自伤之语,而以“悔”字收结,则是自叹之语,这两句中蕴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无奈呀!
    颔联紧承颈联而来。前句说自己曾经想当个好词赋家,可是如今后悔当初没有珍惜时光,好好学点真本事;后句说伊尹、吕尚明明可以大有作为,可惜时运不济,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结果郁郁而终,白白浪费了一生的才华和精力。这两句中蕴含着深深的感慨与惋惜。
    颈联紧承上句而来。这两句是对古人的赞美与褒扬,同时也是对自己的鞭策与激励。“故人”一句,是说自己的朋友都是些有名望的公卿大夫,可他们却常常聚在一起,互相吹嘘,相互奉承。“频岁”二句,是说这些朋友一年到头不断地写信劝慰我,让我不要灰心丧气,继续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吧。这两句中蕴含着深深的感激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不断进取的鞭策与激励。
    尾联紧承上句而来。这一联是说自己虽然受到朋友的鼓励,也得到了一些功名,但是却不能为国效力,反而让国家更加动荡不安,真是遗憾啊!尾联是全篇的总结与升华,既是对自己的反思与自责,也是对自己将来的期望与祝愿。希望今后能够更好地为国家效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全诗情感充沛,意境深远,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与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望与展望,同时也蕴含着深深的感慨与惋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