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角

十万旌旗出海方,戈船夜度水云长。
数声画角楼头起,吹落遥天万壑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听角》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秋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同情和对他们艰苦生活的深切关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艺术风格:

  1. 诗作原文及解析
  • 首句写景:诗歌的开头“边霜昨夜堕关榆”,描述了边城秋日的景象,霜降后关榆凋零,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 次句抒情:“吹角当城汉月孤”,这里提到在拂晓时分,军中号角声中伴随着孤独的月亮,进一步加深了边塞秋夜的凄凉感。
  • 第三句想象:“无限塞鸿飞不度”,大雁无法越过边塞,象征着征人们的困境和无奈。
  • 末句抒情:“秋风卷入小单于”,最后一句以秋风卷起曲调,暗示了音乐与自然景色的交融,同时也传达了深深的哀愁。
  1. 诗作主题分析
  • 边愁乡思: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征人的愁思,但通过描写边城的秋景和号角声,间接反映了边塞将士的辛酸生活,体现了作者对边疆将士的同情和关心。
  • 情感深沉:整首诗的情感深沉而含蓄,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将士的生活状态,使人感受到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与无奈。
  1. 诗作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中的情景交融得非常巧妙,如“边霜”、“孤月”、“塞鸿”等意象的运用,将边塞的荒凉、将士的孤独和自然的苍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 语言精美:李益的用词精炼,语言优美,如“秋霜落叶”、“一片孤月”、“无数塞鸿”等,都极具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边塞的清晨,感受到了那份凄美和苍凉。
  1. 诗作影响评价
  • 文学价值:《听晓角》作为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它不仅展示了边疆的自然风光,更深刻地揭示了边疆将士的生活状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研究价值:对于研究唐代边塞诗和军事题材诗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以作为学习和研究唐代边塞诗的重要作品之一。

李益的《听晓角》不仅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哀愁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厚的情感,更能深刻理解到边疆将士的生活艰辛和他们为国家付出的勇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