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
诗句 1. 《绝顶》 - 极望出孤烟,攀跻碧汉连。 译文:我极目远望,只见一缕青烟从山顶升起。 注释:孤烟:独自升起的烟。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高的山巅上,远望天际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 2. 《绝顶》 - 山河自布地,峦岫不妨天。 译文:山河自然地展布大地,山峦和山峰不妨碍天空。 注释:布地:铺展在地上。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注释】 ①“狐白”:狐狸的毛皮。这里指狐裘,用狐皮制成的衣服。 ②“御冬”:御寒。 ③“贵其服无斁”:《礼记·内则》:“子事父母,妇之事舅姑,有所飨馈,有惰色,有退食,国有故,不享。”郑玄注:“言贵其服之不厌也。” ④“大火流”:大火星运行到心宿。古代以火为红色,故称“大火”。《尔雅·释天》载:“春行夏木,夏行秋林,秋行冬日至,冬行春火。” ⑤“絺绤”:两种不同的细葛布。《诗·豳风·七月》
注释: 迢迢:遥远。 漠漠:形容春光明媚,春意盎然。 更愁:更加忧愁。 薄命:命运多舛,人生短暂。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魂魄都要消散。 暗月:指月亮被云遮住了,看不清。 对花看:对着花儿发呆,形容心情忧郁,无法自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闺女子思念亲人、感叹命运的诗。 首句“迢迢永夜一灯寒”,描绘了春闺女子在漫长的夜晚里,只有一盏孤灯伴她度过。这种孤独和冷清的感觉
【注释】 1. 来书:指书信。2. 塞外野云黄:塞外的天空,野云如黄。3. 羽翰横秋:指秋天的使者。羽翰,即书信。4. 早稻香:指早稻已经收割了。5. 开卷万言空断月:指打开书时,满眼都是月亮。6. 裁云片札孤峰远:指用云彩做成的纸片,像山峰一样高耸。7. 过雨寒汀秋日长:经过雨后的寒冷的小溪。8. 台斗:北斗星,古人认为天上有斗柄,斗柄上各有一颗星,称为“斗”。9. 多宝:指北斗星。10.
诗句解读 1 “呼群一度一秋深”:这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呼群"可能表示群体或人群,"一度"可能指一段时间或阶段,"一秋深"则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 2. “客旅频年几报音”:描述了长期的旅行,"客旅"指的是旅行者,"频年"意味着多年,"几报音"可能表示消息或消息的更新。 3. “图画胜看横舞入”:可能是对某种艺术作品的描述,"图画"可能指的是绘画作品
译文: 听,海角的号角声。十万旌旗在海上飘扬。战船夜里渡过水云长。听到数声画角楼头起,吹落遥天万壑霜。 注释: 1. 听角:听,聆听;角,古代乐器中的一种,这里指号角。 2. 十万旌旗出海方:旌旗,古代军队用来指挥和标识的旗帜;十万,形容数量众多。这句话描述的是军队浩浩荡荡地出征的情景。 3. 戈船夜度水云长:戈船,用戈作为装饰的战船;夜度,夜间航行。这句话描述的是战船在夜晚航行的景象。 4.
【注释】 那年离别去,只道投京国。 京国人不归,音书到塞北。 少年夫妇不同欢,纵使封侯有何益。 还家拜母心内伤,何不当时委道傍。 【赏析】 《闺怨》是乐府旧题,属于《杂曲歌辞》。本诗为五言绝句,内容上承前代乐府旧题的抒情传统,表现了闺中女子因丈夫长期不在、音讯断绝而引起的悲怨之情;艺术构思精巧,语言清新自然,形象生动鲜明,感情真挚细腻,是唐代七绝的名篇之一。
诗句解析: 1. 陇头水 2. 万里胡沙阔,三秋陇水清。 3. 一从过绝塞,无复问归程。 4. 边马嘶寒月,胡笳乱柝声。 5. 不堪回首处,凄断望乡情。 译文: 在辽阔的边疆上,我站在陇头远望,只见河水清澈如镜。自从踏上了通往绝塞的路,再没有询问过归程。夜晚,寂静的月光下,边境的战马长啸,而远处的胡笳声也混杂在梆子声中。让我难以忍受的是,在这片充满思乡之情的地方,我无法回头
【注释】 春闺回文:即《春闺怨》,是一首七言绝句。“回文”是指每一句诗的前后读起来都是顺的,但是要反过来读才能与原来的字相对应。 妆残:化妆已尽,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精致而疲倦的样子。 对景:对着景色,指对着窗户。 晚风悲:晚风吹来使人感到悲伤。 隔岁:隔年,指一年或几年后。 惊看:惊讶地观看。 几生:多生几次,表示很多次。 云外岭:云外的山岭,形容远山。 陇头枝(mén chuī zhī)
和韩孟郁回文 虹霓写就赋高秋,彻夜寒江巴水流。 注释:彩虹般的霓裳在高高的秋天被写成了一首赋诗,彻夜的寒江里,巴水在流动。 译文:彩虹般的霓裳在高高的秋天被写成了一首赋诗,彻夜的寒江里,巴水在流动。 赏析:首句中的“霓裳”指彩虹,“赋高秋”指诗人作诗,“虹霓写就”即用彩虹作为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 风急度林穿个个,月明浮岸影悠悠。 注释:风很急促地穿过树林,在各个角落留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