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胡沙阔,三秋陇水清。
一从过绝塞,无复问归程。
边马嘶寒月,胡笳乱柝声。
不堪回首处,凄断望乡情。
诗句解析:
- 陇头水
- 万里胡沙阔,三秋陇水清。
- 一从过绝塞,无复问归程。
- 边马嘶寒月,胡笳乱柝声。
- 不堪回首处,凄断望乡情。
译文:
在辽阔的边疆上,我站在陇头远望,只见河水清澈如镜。自从踏上了通往绝塞的路,再没有询问过归程。夜晚,寂静的月光下,边境的战马长啸,而远处的胡笳声也混杂在梆子声中。让我难以忍受的是,在这片充满思乡之情的地方,我无法回头,只能独自承受这凄凉和痛苦。
注释:
- 陇头水: 古代对河流的一种称呼,这里特指甘肃一带的河流。
- 万里胡沙阔: “万里”形容距离之远,“胡沙”指的是荒凉的沙漠地带,“阔”表示开阔、广阔。整句表达了诗人站在陇头望向无边无际、黄沙漫天的边塞景象。
- 三秋陇水清: “三秋”可能是指秋季的三个季节,也可能是泛指三年或很长时间,这里的“陇水”即指陇头的河水,“清”表明水质纯净,未被污染。这句话描绘了河水在深秋时节依旧清澈的情景。
- 一从过绝塞: “一从”表示从那以后,“绝塞”是边塞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经过边关之后的情景。
- 无复问归程: “无复”意味着再也没有,“问归程”指的是询问回家的路。整句反映了诗人离开边关,不再关心归途的想法。
- 边马嘶寒月: “边马”指的是边疆的战马,“嘶”是马叫的声音,“寒月”指的是冷清的月亮,这句描述了夜晚边塞寒冷的月夜中战马长嘶的情景。
- 胡笳乱柝声: “胡笳”是一种古代乐器,这里用来代表西域的音乐,“乱柝声”指的是杂乱的梆子声,这句表达了夜晚边境上的嘈杂声。
- 不堪回首处: “不堪”表示难以承受、忍受不了,“回首处”指的是曾经让人难忘的地方,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这些地方时的心情。
- 凄断望乡情: “凄断”形容心情极度悲切,“望乡情”指的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句表达了诗人因为思乡而感到的痛苦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边疆将士思乡之情的边塞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将边塞的荒凉、将士的孤独与思乡的情绪融为一体,展现了边疆将士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战争的无奈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