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巢

前身如有托,地复得岩西。
老幸资筋力,天遗信杖藜。
青崖馀鸟迹,空劫待禅栖。
远慕巢云者,无心与物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巢》是清代诗人张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石巢》这首诗作于明末清初,此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动荡、文化变革的关键时期。张穆,字穆之,号铁桥,生于广东东莞,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兼画家,他的诗歌与书画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在吴中结交了一批知名的士人。后归隐罗浮山,其作品有《铁桥山人稿》存世。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心态。诗的前四句“前身如有托,地复得岩西”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归宿和精神寄托的深刻思考。“老幸资筋力,天遗信杖藜”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强健体魄的自豪以及对天命的顺应。而“青崖馀鸟迹,空劫待禅栖”透露出诗人渴望逃离尘世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两句“远慕巢云者,无心与物齐”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

《石巢》作为一首五言律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