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寂寞雨霏霏,雪后登山咏采薇。
北岭云深鸿不到,南塘水浅燕于飞。
缶藏斗酒连糟熟,园畜拳鸡啄稻肥。
安得我家千里骏,远来花下醉春晖。
庄中寄怀小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庄中寄怀小阮》是明代诗人张嗣纲创作的一首古诗。张嗣纲,字效忠,号清远人,出生于明朝万历年间。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少时便怀抱大志,成年后闭门潜修,不仅熟读经史,还研习《六韬》《三略》。张嗣纲在文学和武艺上都颇有造诣,曾在明神宗万历年间连续三年科举考试中武魁,官拜新安南头参将,享年八十有余。
张嗣纲的《庄中寄怀小阮》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他在山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全文如下:
山中寂寞雨霏霏,雪后登山咏采薇。
北岭云深鸿不到,南塘水浅燕于飞。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感悟。诗中“北岭云深鸿不到”一句寓意着作者虽身处险境却志向高远,不被外界纷扰所动摇;而“南塘水浅燕于飞”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脆弱、时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诗既体现了张嗣纲作为武将的豪迈,也蕴含了文人的才情和哲理思考。
《庄中寄怀小阮》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明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张嗣纲的作品展现了明代士人的风貌和时代特征,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首作品本身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诗歌艺术魅力的窗口。
《庄中寄怀小阮》不仅是张嗣纲个人情感与志趣的抒发,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印记。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窥见明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还能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