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台春霁曲

莺啭翠微晓,香风荡林扉。城郭已春半,新晴绚芳菲。
歌亭酒馆幛帘幕,花衢柳巷分如棋。千金鞍马纵行赏,尽是官家年少儿。
天开琼筵俯流水,羽觞飞酌延春晖。城南薄暮歌吹作,月上花稍犹未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嵩台春霁曲》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心情的作品,其作者为明朝的梁敏。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嵩台春霁曲》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美景。诗中“莺啭翠微晓,香风荡林扉”展现了清晨时分,鸟鸣声清脆悠扬,伴随着清新的春风轻拂着林间的门户。接着“城郭已春半,新晴绚芳菲”则描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城市的轮廓被春天的光辉染上一层斑斓的色彩。
  2. 主题内涵: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诗中的“城南薄暮歌吹作,月上花稍犹未归”等句透露出诗人在春夜赏景时的愉悦心情,以及春日夜晚的宁静美好。
  3. 艺术特色:梁敏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句形象生动,富有诗意。例如,“斜阳巷陌。絮云飞过空尘迹”一句中,用“絮云”来形容飘渺的云彩,增添了诗意和画面感。
  4. 历史背景:《嵩台春霁曲》的创作背景与其地理位置有关。据记载,此诗描述的嵩台位于广东高要县城东石头冈,俯瞰西江,是当地著名的十台之一。这首诗反映了明代广东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嵩台春霁曲》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美的享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活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